“高科技哟,车厢里竟然有个法庭!”,一大早,璧山区丁家街道铜瓦村的村民们被停在村委会门前的一辆汽车吸引了过来,村民们从正在调试设备的璧山法院工作人员口中得知,这是重庆法院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充分利用5G移动物联、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的集巡回审判、一站式诉讼服务、法治宣传等功能为一体的“车载便民法庭”。
上午10:00,村委会的院子里已经坐的满满当当,法官、书记员、原告、被告走进车厢,各就各位,人大代表、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综治专干、当地村民等60余人通过车身一侧的LED大屏旁听了这起涉农村房产继承纠纷案件。
承办法官陆世雄首先向案件当事人、旁听干部群众介绍了车载便民法庭的相关功能。庭审中,陆世雄耐心梳理双方争议焦点,细致听取双方诉求,向原、被告释法析理,最终促使双方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这场“车厢里的庭审”取得圆满结果。
重庆市人大代表、璧山法院副院长赵红敏介绍,丁家街道铜瓦村位于重庆市第二机场拟选址区域内,今年以来,该区域涉征地拆迁补偿、农村房产继承等纠纷有一定程度增长。人民法院利用车载便民法庭开展巡回审判,在便利群众诉讼的同时,选取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发挥“巡回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引导群众合理合法维护自身权益,对于提升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化解、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庭审结束后,璧山法院璧南法庭副庭长弋柯、法官陆世雄组织辖区内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代表、综治专干等就民法典继承编等问题开展了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调解员、综治专干的类案纠纷调处能力,市一中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陈硕受邀参会并结合具体审判案例进行了现场答疑。
丁家街道纪工委书记雷玉建表示:“车载便民法庭对于解决偏远地区群众诉讼难的问题很有帮助,法官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真真切切的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法院司法为民的速度和温度。”
丁家街道铜瓦村村委会主任万友兴表示:“今天的车载便民法庭,给老百姓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村民通过近距离旁听庭审,一方面加深了对法院工作的理解,一方面也增强了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
广普镇司法所联络员刘婷玉表示:“今年以来,璧南法庭积极与司法所对接‘一庭两所’联调机制,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深化诉源治理及开展在线司法确认等工作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服务保障乡村法治建设。”